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18万座砂石矿山迎 “生死考”!

来源:欧宝娱乐 时间:2025-10-25 10:03:18

  前些年砂石生产一哄而上带来的后遗症近来愈发凸显。今年以来,随着一大批新建砂石产能的相继释放,我国砂石行业量价齐跌的局面继续进一步恶化,许多砂石矿山已到了无利可图、保本经营的境地,一些在砂石价格高位时竞得采矿权、拿矿成本高的砂石矿山更是陷入了“投产即亏损”的困局。

  “‘大浪淘沙,适者生存’。目前国内砂石行业整体运行形势持续恶化,无序竞争加剧,价格还未探底,仍有继续下跌空间,砂石矿山能维持生存、坚持到底就是胜利。”9月24日,中国砂石协会在长沙举行的“企业走出困境,实现平稳发展”座谈会上,中国砂石协会原会长胡幼奕提醒说。

  今年以来,在国内砂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依然存在、砂石新建产能持续释放的双重压力下,砂石产量、价格持续下降。

  中国砂石协会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中国砂石行业运行报告》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国砂石产量38亿吨,同比下降1.6%。供给端方面,我国砂石市场供大于求,有效需求是影响供应变动的重要的因素。需求端方面,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8%,增速较2024年加大,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9%,降幅较2024年缩小,砂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仍未改善。

  市场需求不旺直接决定着价格走向。《2025年一季度中国砂石行业运行报告》指出,2025年第一季度砂石价格整体呈下降趋势。2025年3月,全国砂石综合均价为91元/吨,较2024年3月下降10.3%,其中,3月份机制砂均价79元/吨、天然砂均价116元/吨、碎石均价78元/吨,沿江城市砂石均价92元/吨、沿海城市砂石均价90元/吨。

  该《报告》还预测,2025年第二季度,砂石行业在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放缓、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下降的影响下,产量、价格持续下降。

  事实正如此。今年第二和第三季度,国内砂石行业不仅未有反弹迹象,形势反而更加恶化。中国砂石协会、百年建筑网提供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5年9月第4周(9月22日-9月28日),全国砂石综合价格为84.1元/吨,周环比下降0.05%。其中机制砂、碎石价格分别为73元/吨、72.3元/吨,周环比降幅分别为0.03%、0.13%,天然砂价格为107.1元/吨,周环比与上周持平。

  “当前,全国砂石综合均价从峰值下降30%,个别区域出厂价较峰值下降50%以上。企业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占有率,不断压低价格,导致整个行业的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部分企业甚至包括一些新设矿权企业已经接近盈亏平衡点。”中国砂石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吴旭东介绍。

  其实,自2021年国内砂石行业进入下行通道以来,砂石量价齐跌成为了常态。中国砂石协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砂石行业运行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砂石产量152亿吨,同比下降9.4%。供给端方面,总的来看,目前我国砂石市场供给充足,呈供大于求状态。需求端方面,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4.4%,增速较2023年有所放缓,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10.6%,砂石总体需求下降。价格整体呈下降趋势。2024年12月,全国砂石综合均价为94元/吨,较2023年12月下降10.8%,其中,12月份机制砂均价82元/吨、天然砂均价119元/吨、碎石均价80元/吨,沿江城市砂石均价96元/吨、沿海城市砂石均价93元/吨。

  量价同步“跌跌不休”,在倒逼砂石行业回归理性、进一步压缩砂石利润空间之时,也加剧了国内砂石矿山的生产经营困难,特别是高价竞得砂石采矿权的矿山,已陷入了“不生产等死、生产找死”的两难境地。

  据中国矿业报记者在调研中发现,目前,河南禹州的砂石出厂价格已跌至30多元/吨,仅为高位时价格的三分之一,处于保本经营状态。原来的热点地区湖北黄冈和黄石地区的砂石价格也勉强维持在40多元/吨,与高位时100多元/吨的价格相比,几乎“腰斩”。

  河北石家庄、邢台的砂石价格虽然还勉强维持在50多元/吨,但由于河北省的砂石资源税高达10元/吨,居全国之首,所以砂石矿山几乎增产不增收,看似销售价格不错,但矿山企业收益微薄。

  更重要的是,在价格持续下跌同时,销售量也在锐减。“过去价格高,生产多少卖多少。现在完全反过来了,是以销定产,销售多少生产多少。”湖北武穴一砂石矿山的负责人忧心忡忡地说。

  据了解,许多地方的砂石矿山,因价格低、销量有限,不得不隔三差五停产,有的矿山干脆生产一周停产一周。

  而在砂石价格高位时期取得砂石采矿权的矿山,现在更是进退维谷、骑虎难下。据了解,浙江有几家矿山企业,在前几年砂石价格高企时分别以总成本(出让收益和政策处置费)30多元/吨竞得采矿权,彼时测算的出厂价格最低在70多元/吨。现在矿山建成了,砂石价格却跌至30多元/吨,而砂石的综合成本(包括前期取得矿业权成本、开采加工成本、财务费用)每吨平均达70元。

  “我们矿山的开采资源储量约2亿吨,而且是一次性付清了采矿权费用,现在每生产一吨平均亏损40元。按照如此行情继续下去,整个矿山开采下来要整整亏损80亿元。矿山建成刚刚投产,现在被逼停产。”浙江一砂石矿山负责人表示。

  据中国矿业报记者调研发现,类似这样的矿山并不在少数。前几年,在国内砂石市场异常火爆、砂石矿山日进斗金的疯狂时期,国内许多大规模的公司大举进军砂石领域,相继斥巨资竞拍数亿吨砂石资源,又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年生产量可达到数千万吨的现代化生产线。而国内砂石市场却风云突变,等这些大型砂石矿山建成投产之时,砂石价格已跌得一塌糊涂,很多地方的砂石价格已跌至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线之内,昔日被喻为“财富”的一座座“金山”现在却沦落为了难以摆脱的沉重“包袱”和“烫手山芋”。

  值得关注的是,前几年高调进军砂石领域,一度把“石头”炒成“黄金价”的许多央企、上市公司,这几年纷纷偃旗息鼓,并明确说不再投资砂石行业。

  “在当前砂石行业进入微利时代,行业无序竞争日趋严重、亏损面逐步扩大的严峻形势下,砂石矿山要提前布防,主动避险,先求生存,再谋发展;要研究新的生存法则,学会管理繁荣和萧条;特别是要管理好企业的现金流,在防守中创新转型。”在近日召开的以“创新赋能 融合发展 稳中求进”为主题的第十二届砂石骨料行业科技大会上,中国砂石协会原会长胡幼奕为未来国内砂石矿山如何突出重围指出了方向和路径。

  当前,许多在产的砂石骨料生产线都是前几年建成的,都会存在着能耗大、成本高、工艺不尽合理、产品质量差等弊端。而这几年随着破碎筛分装备的迭代升级、工艺的创新优化、市场对产品质量发展要求的提升,为在产砂石矿山节能降耗、提质增效提供了广阔空间。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在册砂石类矿山约1.8万座,其中“十四五”期间新设砂石采矿权累计3700多个。如此庞大的砂石矿山体量,特别是早期建成的砂石矿山,既是砂石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提质增效的重点,也是砂石装备企业着力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这几年来,面对砂石市场的持续疲软和砂石价格的普遍下跌,许多在产的老砂石矿山已经深刻认识到工艺改造和产品提升的重要性,并已开始实施。

  湖北武穴民本集团、河南禹州宜鑫建材、河南禹州平和建材等在地方上颇有一定的影响力的砂石矿企,这几年在对开采、加工工艺来优化调整,不断的提高产品质量、丰富产品品种类型同时,还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努力实现降本增效。武穴民本集团、禹州宜鑫建材等矿企旗下的矿山项目还专门引入宏大爆破工程、易普力爆破公司等国内一流的专业矿山总承包企业来负责矿山的穿孔、爆破、开采、运行等工作,从而有效保障了安全,提高了产量,提升了质量,促进了节能降耗。

  与此同时,一些砂石装备企业也针对老砂石矿山都会存在的难点、痛点问题,推出了一系列技术工艺改造服务项目。重庆三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推出的“1元+”服务,通过对老砂石矿山工艺做改造优化后,产品质量显著提升、成本一下子就下降,让原本已入不敷出、无法正常的砂石矿山重焕生机。

  “砂石行业作为传统产业,产品附加值低,销售半径有限,多年来长期处在微利水平,做的是1元钱的生意。前几年之所以‘一砂难求’,砂石价格突然暴涨,是由于环保、安全等多种因素造成,不可能长久。当前,国内砂石矿山已进入了规模化、集约化的大矿时代,砂石价格又回归10多年水平。如果每吨砂石能挣1—2元钱,对年产几千万吨的砂石矿山来说,每年就是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利润。”胡幼奕分析说,“砂石及装备企业要根据现有的趋势和结构变化,围绕降本增效,调整运营策略,改变经营模式,培养未来的核心竞争能力。只要有自己独特的、无法替代的技术创新优势和经营理念、模式等,哪怕同种类型的产品单位成本只比同类企业低1元钱,都能很好地生存下来。”

  而近年来国内知名砂石装备企业的“后市场”服务收入显著提升就是一个有利的证据。据了解,近年来,美卓公司、浙矿重工集团、南昌矿机集团等国内外知名的矿山装备企业,“后市场”服务在整个公司的出售的收益占比均呈现增加态势。

  “随着在建在产矿山数量的持续不断的增加,以技术工艺改造优化、设备更新换代、零部件更换、设备运维等服务为内容的‘后市场’将慢慢的变大且呈现出持续性、长久性。南昌矿机将把其作为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未来发展的着力点,进一步加大‘后市场’服务体系建设,为包括砂石矿山在内的所有矿山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技术和装备支撑。”南昌矿机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李顺山表示。

  善用资源、优材优用则是一些砂石矿山另辟蹊径、实现“堤外损失堤内补”、谋取企业长远发展的又一良策。一些灰岩砂石矿山,通过把含钙量高的优质灰岩加工成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等高的附加价值产品,来弥补砂石骨料价格下行的损失,进而提升核心竞争力。

  湖北武穴民本集团就是最好的示范。这几年,他们通过发展高的附加价值的氧化钙项目,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还实现了卖石头到卖产品的根本性转型。从中尝到甜头的武穴民本集团,又计划投资3亿元上马年产60万吨高比表氢氧化钙项目,其年产10万吨的一期项目近日已经动工。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成为长江流域顶级规模、技术领先的氢氧化钙生产基地,预计年产值可达8亿元,带动就业150人。

  据了解,河北九洲矿业、贵州浙捷矿业等一些砂石矿山,也准备按照优材优用原则,对含钙量高的灰岩精挑出来或作溶剂、水泥灰岩用或加工碳酸钙,对一些硬度高的灰岩加工成精品骨料供铁路用。

  “目前,优材优用在砂石矿山中还存在一定障碍,比如建筑类砂石骨料矿山,假如发现可以加工成高的附加价值的荒料板材的资源,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却不能以荒料板材的方式开采加工和出售,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水泥灰岩或石材矿山开采中产生的废石,却可以加工成为砂石骨料对外销售。这种制度上的不合理,不利于砂石矿山的优材优用,也影响了砂石矿山的转型升级。”一位砂石领域资深专家说。

  在房地产市场短期内难以回暖的大趋势下,国内砂石市场需求不足、产能严重超过标准且愈加恶化的情况很难得到遏制。

  “当前,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方向已出现重大转变,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虽然建设‘好房子’、保障性住房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是未来房地产投资的主要支撑,可带动砂石市场需求,但与前几年相比,砂石需求量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且短期内难以改变。”胡幼奕分析说,一种原因是市场需求量急剧下降,另一方面是新建的大型砂石矿山相继投产,砂石产能持续释放,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砂石市场供需矛盾,导致整个行业的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部分企业特别是一些新设矿权企业已经接近盈亏平衡点甚至陷入了亏损泥潭。

  据了解,现在加剧砂石行业无序竞争、制约砂石行业高水平发展的根本原因有砂石采矿权出让过度、出让收益基准价过高以及砂石资源税偏高等方面。

  “前些年,因为砂石采矿权过热,许多地方确定的砂石出让收益基准价比较高,这几年砂石市场行情不好,砂石价格下降严重,一些地方的砂石出让收益基准价依然维持原来水平,致使一些采矿权到期或需要资源整合的砂石矿山无力承担,砂石采矿权流拍现象不断出现。”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砂石资源税征收标准不一,有的地方征收标准过高进一步加重了砂石矿山税负,加剧了无序竞争。据了解,按照《资源税法》规定,石灰岩资源税可以从价计征也可以从量计征,砂石税率为1%—5%或者每吨(或者每立方米)0.1元—5元,具体适用税率及计征方式由各省(市)自行确定。

  按照这一规定,河南、山西、山东、辽宁等省份的砂石资源税折合平均为2元-3.5元/吨,而河北省最高,每吨砂石资源税高达10元,比周边省份高出3倍—4倍。这不仅加剧了河北砂石矿山的经济负担,还引发了不正当竞争。

  “因为山西省砂石资源税仅2.5元/吨,靠近河北的山西砂石矿山众多且成本低,山西的砂石源源不断地进入河北市场,加剧了河北砂石市场的供需矛盾。”河北砂石协会负责人直言不讳地说,河北砂石资源税过高并导致山西砂石大量涌入,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一是扰乱了河北砂石市场,致使河北合法的砂石矿山无法正常生产。二是影响了地方财政收入。河北当地对砂石需求是定量的,外面的砂石低价涌入,势必会冲击当地的砂石市场和价格,造成本地的合法砂石矿山产量下降、营收下降,进而影响地方的财税收入。三是对环境造成污染。运输砂石的都是大型重型货车,外地的砂石“长途跋涉”转运到河北,仅排放的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就不容小觑。

  “全国工业公司综合税负率中等水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附加税)约为5%—10%,制造业企业通常为6%—8%。河北石家庄、邢台的砂石价格现在为50元/吨。显然,仅资源税一项就让砂石企业背负20%以上的税负,这无论如何都是难以承受的重负,企业只能在微利与亏损的边缘上苦苦挣扎。”河北砂石协会负责人表示。

  砂石作为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材料,地位不高却事关国计民生,与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交通出行有直接关系。要保障砂石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必须要多措并举,标本兼治。

  政府部门一是要加强砂石行业的规划、调控和监管工作。要依据市场需求,科学合理规划、设置和出让砂石采矿权,对一些砂石产能严重超过标准地区,限制出让砂石采矿权。二是要降低砂石矿山企业负担,为砂石矿山企业营造宽松环境。要依据市场变化及时作出调整砂石出让基准价,合理确定砂石资源税率。三是要发挥调控功能,对价格竞争无序、严重扰乱市场行为的砂石矿山予以惩戒。

  在治理砂石无序竞争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已有所行动。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治理价格无序竞争 维护良好市场行情报价秩序的公告》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部分产业出现无序竞争现象,可能会引起劣币驱逐良币,对行业发展、产品创新、质量安全等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正在组织实施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的政策措施,推动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扩大中高端产能供给。同时,需要价格政策与产业政策协同发力,采取比较有效措施切实治理价格无序竞争,维护良好市场行情报价秩序。对价格无序竞争问题突出的重点行业,行业协会等有关机构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和行业主管部门指导下,可以调研评估行业平均成本,为经营者合理定价提供参考,引导经营者改进生产经营管理。对价格无序竞争的经营者,要提醒告诫,加强监管执法,实施失信惩戒。

  而作为行业组织的中国砂石协会、各地砂石协会要充分的发挥政府与企业的纽带桥梁和砂石企业的“娘家人”作用,要加强自身建设,建立沟通协作机制,当好政府助手,做好企业帮手。要积极建言献策,参与制定和落实行业发展规划,为产业宏观调控发挥应有作用。探索价格形成机制和恶性竞争行为的干预措施,反不正当竞争的同时更要深入研究反垄断法和相关案例。监督市场动态,带领企业自律、公平、有序竞争,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合力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砂石行业要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和全行业秉持长期主义,凝聚共识,齐心协力,攻难克艰,真正构建起一个健康、有序的产业生态。砂石突围,任重道远!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未来可期!

  声明:本订阅号部分文章资料和素材来自于网络,不代表协会观点,仅供学习交流,无意侵权,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感谢理解。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Copyright © 2020 欧宝娱乐 | 晋ICP备20000801号-3